3D打印对汽车制造业来说是泡沫还是革命?

2016-07-12 14:02:45 阅读:

  加之现在汽车生产链已经很成熟了,厂家对成本的控制已经达到了精益求精的地步,一条新的生产链并不是简单的流水线问题,而是一套新的制造体系,各种资源需要从新得到整合,这对制造成本的提高是不可估量的。

  最后就是安全问题。

  目前已经推出的3D打印汽车都是混合动力或者电动汽车,而制造汽车的塑料虽然质量轻但强度差,且有燃烧的风险,出于安全考虑,很多3D打印汽车都会内置钢结构加强件。

  但是真正能够达到安全要求的汽车却不多,很多厂家或多或少地规避了碰撞安全性问题。现阶段来说,要与有着近百年安全经验积累的传统汽车相比,3D打印汽车还有着很长的路要走。

  此外,这里还想谈一点的就是关于专利所有权的问题。

  在盗版横行、漠视基础工业的今天,真正的基础工作者能够从中分得的羹能有多少呢?3D打印会对现有的法律法规以及体系产生冲击,而且考虑汽车行业的特殊性,这种改革的难度会更大。

  如果做不好,很有可能就像中国的音像行业一样,在短期内可以获得利益,但真正的创新者会受到冲击,在中国基础工业人才不足的情况下,这种冲击带来的影响可能是难以估量的。

  即便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并不妨碍3D打印成为汽车制造业的一个重点改革手段。当今汽车制造业最缺乏的就是创新了,百年的技术积累其实也带来了百年的技术壁垒,打破传统的技术壁垒,对老式的制造方法进行改进,而不是全面取代,这才是3D打印的现实任务。

  举例来说,为了应对复杂程度越来越大的零件,传统方法是增加制造工具、机床的加工维数和机器联动的轴数,但是这会使得成本和开发难度越来越大。而3D打印的方法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它能把三维零件结构离散成一系列二维的片层,然后堆叠起来,最后完成三维结构成型,大大降低了制造难度。

  3D打印对模具和铸造业的帮助也是很大的。

  传统方法中复杂外形铸件十分依赖手工技师,需要将砂模拆分制造后再结合起来,同时还需要母模造型、倒模等高难度技术。但使用3D打印技术后,就可以在不进行拆分的情况下,一体制造出精度更高、任意外形的砂模,与原有的制造方法相比可以大约降低一半的生产时间。

  将3D打印技术的个性化、复杂化、高难度的特点与传统制造业的规模化、批量化、精细化相结合,与制造技术、信息技术、材料技术相结合,不断推动3D打印技术在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创新发展,打破传统的汽车制造壁垒,将创新引入制造业,以寻求更加合理经济的制造模式才是这项技术的真实意义所在。

3D打印对汽车制造业来说是泡沫还是革命?

  它既不是泡沫,但要说能引起新的技术革命就有点夸大其词了。

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人民报告立场。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