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剧《法显》主创人员采访录之服装设计陶蕾篇

2016-06-22 09:03:32 阅读:

舞剧《法显》主创人员采访录之服装设计陶蕾篇


陶蕾 舞剧《法显》服装设计

记者:首先您给我们介绍一下您认识的法显和法显精神?

陶蕾:当第一次有人问我法显的时候,我说我不知道,很直接。但是从答应做这部剧以后,我就开始查资料,看了大量法显的史料记载,因为他是东晋时候的人物,离我们比较远,是1600多年前的事情。当我了解了法显之后,我发现他是一个很有梦想和追求的人物,他一直在研究佛教,是一个很执着的人。他最感动我的是他追求、探索的精神,所以在我开始做的时候,我也要慢慢地从历史开始研究。因为佛教的文化很多人可能都懂,所以对我来说挑战就会非常大。因此到目前为止,我还在改动我的服装,一直在修改,为了更符合这部舞剧的需求。

主创团队都是非常优秀的,每个部门都很优秀。比如开始一段时间,我查了大量的史料不知道该怎么做了,这个时候我就需要听赵麟老师的音乐,他的音乐也写得很棒,我听了他的音乐就有了灵感,然后我就跟导演研究,商讨一个方向出来。所以当我看到舞台合成的时候,比如舞美,跟我的服装有一些颜色上的冲撞的时候,我会再进行颜色的调整。我们这个团队每个部门都很优秀,他们在创作上都给了我很多灵感,希望到时候给大家展示完美的服装

记者:您刚才提到他是东晋时期的人物,离现在很遥远,这个背景在服装设计上和其他的剧有什么不同?是不是也给您带来了一些困难?

陶蕾:这部戏看似很简单,因为讲的就是从上船开始,一直到在崂山登陆,都是在海上发生的事情,服装的套数也不是很多。但是每一套服装我都一直在改,一直在推敲,一直在自我否定。因为是东晋时期的服饰,我察看了大量东晋时期的图案、款式,但是合成的时候我发现我们更多的是用现代人的眼光来阐释这个故事,所以太传统的东西也不对,再加上这是一个舞剧,舞剧要有一种舞性在里面,当演员动起来的时候,我的衣服又不能像话剧、歌剧一样很实,还需要舞性,所以我一直在换我的服装用料,要有一种舞感在里面。然后就是款式上的一些比较挑剔的选择,这儿长点,那儿短点,一直在改。所以我是用一种现代人和时尚的眼光来尽量阐释东晋时候的服饰。

记者:您觉得这部戏到现在,服装设计方面有哪些细节您特别难忘?比如您说经常在改的,哪个人物的服装给您特别深的印象?

陶蕾:实际上挑战最大的往往就是最简单的,就是法显的服装。我要阐释他从归国上船一直到登陆,再到结尾,这种人物关系的递进。貌似从头到尾他就这一套袈裟,但是这是我每天都在动脑子的一件事情,就是怎么让服装更符合人物的个性,包括材质方面。其实我们还有几天就要演出了,我今天上午又跑到不了市场去看,看有没有更符合法显人物性格的材料,因为我既要让它朴实,还要有飘飘的美感,直到他成为高僧以后华丽的袈裟,我们做了一个很长的后拖,我希望能够增加一些舞台张力,同时也能体现出他归国整个一条线,一直到最后成为高僧的过程。

记者:您觉得这部戏看完之后,希望观众能够得到什么?法显对于现代的中国人会有什么影响?

陶蕾:主创团队里的每一个人,实际上我们在整个创作过程中都是在自我追求完美和完善的,而且我们都在自我检讨。我们一开会都是我先我说自己的问题,我们都希望把法显这部剧做得尽量完美,也希望把法显的精神继续发扬光大。法显是第一个走过了海上丝绸之路的第一人,我们也希望把他的精神继续传播出去、传播到海外,把中国文化弘扬到全世界。

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人民报告立场。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