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峰会来了一位超大咖!他的讲座让500多名学霸乐开花
浙江在线8月20日讯(实习生 章含圆 记者 纪驭亚 通讯员 边玉臣)从这个月15日开始,杭二中就特别热闹,因为第三年在这里举办的哈佛峰会开营了(本网8月15日曾以《全球500多名学生为何聚集杭二中?他们要做件大事》为题进行报道)。
而8月17日下午,一位神秘嘉宾的到来,让这场峰会的500多名学霸都“疯狂”了。这位神秘的嘉宾就是著名华人摄影家刘香成先生。作为唯一荣获过普利策新闻奖的华人,这次他给营员们带来了一场关于摄影与艺术的专题讲座。据了解,这也是刘香成先生第二次到访杭州,借2018哈佛大学中美学生领袖峰会在杭州二中召开的良好契机,他和英国艺术评论家、策展人凯伦·史密斯女士一起给来自全各地的五百余位优秀高中生上了充满艺术气息与人文关怀的一课。
此次约一小时的主题讲座以访谈形式为主,现场气氛轻松愉快。讲座在刘香成先生摄影作品的短片中拉开序幕。通过与主持人、现场众多青年学子的交流互动,刘香成先生自然回忆起了自己摄影作品背后的故事。他为同学们详细讲述了那张荣获普利策新闻奖的照片——戈尔巴乔夫辞去总统职位,扔下讲稿这一历史瞬间的故事。“我拍到戈尔巴乔夫辞职的照片,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刘先生说。为了把握好这一历史瞬间,在多重考虑之下,刘先生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就是把镜头调到三十分之一秒的慢镜头,最终使照片呈现出纸动的效果。“当时我尽全力跑出克林姆林宫,只想回去发稿。而当我坐上回去的车的时候,就正好看到苏联的旗帜降下来。”刘香成先生亲历历史时刻的传奇故事,深深地吸引了青年学子们,他幽默的语言也引发现场的阵阵笑声。除此之外,凯伦女士也从自己实际的艺术生活出发,就艺术与生活、与未来青年成长的关联为中心,提出艺术是培养注意力、同理心的重要途径,这不仅对于艺术工作者,而且对于任何领域的人才都是非常有益的。在后续的提问互动环节中,刘香成先生更是给出了耐心、细致的解答,强调了摄影作品深度及社会性的重要意义,并鼓励在座同学在自身阅读与观察的基础之上,拿起相机记录有价值的人与事,用镜头语言讲好故事。
刘香成先生作为曾荣获普利策新闻奖的著名华人摄影师,一直关注着摄影艺术在民众中,尤其是青年学子中的发展。而此次讲座,他表示更是希望通过对图片直接的观察,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摄影的意义与价值。他提到,摄影是一种独特的语言,我们应该借助这样的语言,对镜头下的对象予以更多的关注和同情,使得受众对照片产生共鸣和互动。“作为一个摄影师,能给社会留下一些经典、耐看、有集体记忆的摄影作品,是非常困难的。”而作为上海摄影艺术中心的创会负责人,目前刘先生仍在主持策划各种摄影展览活动,为摄影艺术在中国的发展不断努力、付出。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人民报告立场。